小小“楼栋长” 释放社区治理大能量
网格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,楼栋长延伸着社区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。为进一步释放社区治理能量,新华街道和谐社区党委不断探索“1+3+N”矛盾调解工作法,以党建赋能“小楼栋”,让楼栋长发挥“大作用”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“单元楼不知道哪户漏水了,已经漏到楼下了,需要处理。”近日,电业局小区楼栋长杨金凤发现问题后,立即给网格员发消息,接到消息后,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,及时处理,有效止损。和谐社区党委按照社区、网格、楼栋、单元四级共治模式,建立“楼栋长”工作机制,从社区离退休党员和居民志愿者中推选出服务意识强、政治素质优、群众基础好的楼栋长,构建“邻里式”自治强基“微网格”,与网格管理形成良性互动,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治理合力。
电业局小区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,小区只有3栋楼,因污水管网老化,存在管道堵塞、污水倒灌等问题,严重影响居民生活,居民改造意愿强烈。楼栋长杨金凤了解情况后,与网格员拧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“一股绳”,协调社区党委与小区居民沟通,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“坐班问诊”变为“上门巡诊”,最终居民一致同意对小区污水管网进行更换。自此,楼栋长从“传声筒”升级为社区“治理合伙人”。
和谐社区党委以此次污水管网改造为契机,通过激活“楼栋长”这一最小治理单元,实现了“居民事居民议、社区难社区解”的共建共治目标。
下一步,和谐社区党委将继续以推进楼栋长工作为切入口,定期组织楼栋长开展学习培训,聚焦志愿服务深化、矛盾纠纷前置化解等方式,构建科学的楼栋长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,引导楼栋长成为协助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,将服务延伸至居民群众的“家门口”,搭建起与居民群众之间的“连心桥”,真正将服务居民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变成紧贴居民群众的“零距离”。
撰稿人:徐可真
审核人:曹璐
【上一篇】:已是第一篇
【下一篇】:“除四害 保健康” 春季灭蚊蝇投药活动